机关党委
 首页  部门简介  党风廉政  支部建设  学习培训  专题活动  作风监督  工会之家  办事指南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培训 > 政策文件 > 正文

以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导向

2009年07月21日 15:36  点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转变发展观念,确立科学发展理念,更需要体现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指标和机制,因为考核评价指标和机制,如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行为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近年来,一些省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干部管理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探索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近日,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具有鲜明的新特点,为各地的探索实践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规范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考核评价价值导向突出

体现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体现在直接目的上,是为了巩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体现在考核内容上,强调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

这些要求为指导今后实践确立了总的指导原则,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还应该细化,还要一如既往地注意避免和重点解决过去一些地方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内容上“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问题。应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客观条件,或者同一省市的不同地区,增加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区分度。

比如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国各地已经被划分为优先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它意味着在一个行政区划内的各个地区的功能定位不一定完全相同了,这决定了对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不尽相同,对优先开发区来说,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经济发展指标权重可以适当高一点,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来说,经济发展指标权重适当下调,同时增加保护生态和环境的考核权重。

 考核方式层次分明

该意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了过去各种考核方式不分权重或权重不科学的做法,提出坚持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合理安排,相互补充,增强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党组)今后要重点解决过去注重年终考核,平时考核了解不够,换届考察和任职考察失真,考核方法简单,缺乏综合分析,各种方式涉及的考核内容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比如,要夯实平时考核基础,就要健全完善日常考核体系,健全完善目标运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公示”制度、档案和台账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制度,逐步推动干部实绩考核日常考核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考核形式是为考核目的服务的,无论何种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不失真是基本的底线要求。过去考察严密封锁消息,考察时间不公布,考察人员不公示,考察职位和任职条件不宣布,考察者带着领导的意图、观点或事先定好的人选去进行考察验证等做法,都是需要改变的。

         考核评价主体多元

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将“群众满意度”提到干部考核评价的突出位置,是该意见的一大亮点,是对目前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主要是以组织和上级领导为主,而基层干部群众很少参与的偏差的纠正,也是对跑官要官、带病提拔等官场腐败现象迭出的反思。为什么一些干部对于“跑官要官”情有独钟、乐此不疲?为什么有些干部“不怕群众不满,就怕上级翻脸”?除干部选拔制度存在着让跑官要官者有机可乘的漏洞外,干部评价决定权来源过于单一且集中在上级领导手里,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原因。

因此,必须明确领导满意不等于群众公认。建立民意考核机制,适当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权重,运用“民意”指挥棒,引导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真心诚意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是近年来各地探索经验的总结,也是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大势所趋。

据人民日报报道,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近年来在街道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民意分值占的比重逐步提高,由原来2007年的30%上升为今年的50%,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上升了近14个百分点。引入与双方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委托权威性较高的江苏省民意调查中心承担民意调查,区委、区政府所有部门不介入,实行“管”和“评”分离。河北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坚持“群众不认可,数字高也白搭”。重庆市今年2月开始把参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人员范围将由原来以下级和同级为主,扩大到以服务对象和一般群众为主,变“官评官”为“民评官”等,这些有益的探索已经取得成效。

当然,就全国来说,如何科学界定“民众”范围,怎样使民众有效规避干部考核评价中的风险,能否及时公开“群众满意度”结果,形成“群众满意度”的制度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和解决。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长期以来,存在着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脱节现象,并由此导致干部考核流于形式。特别是在年度考核中往往除个别被评为不称职外,存在主要领导年年评优、一般干部轮流坐庄,其它人员千篇一律为称职的考核结果。使那些不称职的干部难以通过考核评价机制界定出来,考核结果难以作为干部奖惩和升降的依据,严重制约了考核工作激励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干部群众参与考核积极性。

这次中央通过的意见提出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抓住了关键环节。实行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使用挂钩,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着力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导向。这有利于解决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脱节问题。

今后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上,至少要强化两个环节:一个是考核结果在适当范围内公开;另一个是以多种方式将考核结果向被考核人进行反馈,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正确了解和认识自己,客观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增强改进工作的针对性。

 

关闭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机关党委     地址:中国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电话:0411-84708341 84708308      传真:0411-84708308         邮编:116024


您是第 位访客